人民网厦门视窗《对话在厦高校校长》(二)

[人民网]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要赋予学生一次转专业的权利

2014-07-09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 周莽摄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大学毕业季正在上演,报考与就业成为当前最火热的话题。与之相关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及高考招生制度、高校教育改革、大学生就业等问题也受到持续关注和热议。

  在厦门有着这样的十五所高校,几乎代表了中国高校的各个阶层,可谓是中国高校教育系统的一个缩影。窥一斑可知全豹,本网厦门视窗特别策划推出在厦十五所高校校长系列专访,直击高校教育与改革的核心问题。

学校名片: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0年7月,学院获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1、2012年,学院获评“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榜首。2013年,学院荣登“回响中国”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榜首。

  历经11年的跨越发展,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5个分院、8个独立系、3个教学部、2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0个本科专业,77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16600余名。嘉庚学院自办学之日起在福建省即在本二批次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近几年省外生源也大多为本二线上生源。

  “以学生为中心”是嘉庚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学院坚持运用这一理念指导办学实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学生工作模式,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

院长名片:

  戴一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含区域社会经济史、中外经济关系史、中国海关史、海外华侨华人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先后参加近代旅日华商、亚洲商业网络、侨乡研究、闽西土地与移民等国际合作科研课题和近代中国海关史、革命根据地经济史、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现代化等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获福建省和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人民网厦门7月10日电 (江俊涛 周莽 纪荣劲)独立学院是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和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飞速发展,逐步走向世界背景下,人才市场需求多元化的产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作为独立学院中直面教育体制改革的先锋,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办学理念,为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教授在教育改革上有很深切的体验。他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上个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办学体制从单一走向多元,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一些问题也渐渐凸显,且日趋严重。其中之一,便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出,以及校企合作的倡导,就是因应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镜水楼台(主楼群背面) 朱鲜艳 摄

  嘉庚学院办学十一年以来,秉持“能力的培育应该优于知识的传授”这一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道路。戴一峰认为,实践教学应该作为一种教育元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教学和第二课堂等三大范畴中。嘉庚学院通过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建立各学科专业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运行平台,组建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发动教师在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的活动,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嘉庚学院注重应用型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提出了“重能力、求个性”六字方针。除了在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性学习机会外,还加大了选修课的比重,赋予学生更大的个性化选择空间。

  当前学生填报志愿很多情况是家长决定论,家长甚少去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内在兴趣,而学生也因为不太了解大学专业的情况,所以在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学生不适应专业,进而学无所成的问题。嘉庚学院在办学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因此赋予学生入学后一次转专业的权利。同时也告诫学生,要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就要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定要培养主动学习的愿望、习惯,并且培育自学能力。这三点结合起来,大学时光才不会虚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主校门 朱鲜艳 摄

  在高校办学机制改革方面,戴一峰教授认为,应该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给予高校更多的多元发展的选择空间。同时,应当建构起能激励高校分类办学的制度环境,建立起同类高校间良性竞争的机制,以此推进高校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以高校办学规模为例,戴一峰认为,应该允许那些办得好的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市场需求,自主扩大招生规模,并通过考生和家长择校愿望的充分表达,使那些办得不好的学校面临缩减规模甚至关闭的危机,藉此形成良性的淘汰机制,形成办好办坏不一样的约束机制。但现在招生计划的制定和分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印记,不利于形成制约高校规模变动的有效机制。

  针对实行多年的批次录取制度,戴一峰教授认为,批次录取制度的设置对指导考生择校,建构高校招生秩序,以及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的宏观调控上,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时至今日,其弊端也渐渐显露。它没能为高校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合理平台,从而制约了高校追求办学质量与提高生源质量良性互动循环的制度环境的建构。戴教授认为,批次录取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近年来部分省份也已经尝试对此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整体而言力度还不够。他建议,借助当今发达的技术条件和资讯传播手段,能否考虑在部分保留提前批的合理性的前提下,取消其它本科批次的划分。当然,如果能实现“考招分离、自主招生”的制度安排,批次录取问题也就自然消解了。


水上音乐广场 朱鲜艳 摄